安博体育中小学青春期教育十篇

2024-01-31 17:01:55

  安博体育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传媒对孩子的影响,使孩子早熟的问题日益严重,用过去的年龄标准来衡量现在孩子接受性教育的时间显然已经不合适。现在小学里孩子们的成熟程度已令人吃惊,早恋在校园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有些调皮的孩子在称呼异性同学时也非常大胆。虽然他们可能只是有一层朦胧的好感和好奇心,但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后果将是可怕的,因为10—12岁时,大部分孩子已经快速发育,女孩的发育较男孩还要早一些,另外,同性别的孩子发育速度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对成人世界朦胧的认识,也更加剧了孩子想要了解自身的渴望。 这时,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极易走入误区,出现性困感、性无知以及自卑、孤独、焦虑等现象,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由于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不一致,矛盾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第二特征的出现而日益明显,开始朦胧地意识到男女性别的差异,此时的男女学生都会程度不同地出现富于幻想,易于激动和对异性的好奇,热情爱慕等现象。可是中学生心里水平提高的速度相对缓慢,这样就使中学生比较缺乏调节和支配自己活动的能力,如果这个时期不去正确引导他们开展有益的活动,他们容易将过剩的精力用于不正当的活动上。

  二、社会不良风气对中学生的影响。现在中学生接受教育早,接触社会面广,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大量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从外国流传进来和国内沉渣泛滥的淫秽书刊、黄色照片等给刚进入青春的中学生以强烈的刺激,由于某些学生受到来自社会的不良风气和思想意识的腐蚀,侵袭他们表现出了道德观念的颠倒,需求结构的恶性膨胀,也分辨不清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容易做出不符合实际年龄,违背社会道德的错误来,使自己留下永远的污点。俄每年有4万多新生儿的母亲是15~17岁的少女,有60%的少男少女17岁以前就偷吃了禁果,堕胎少女的人数年年增加,1996年达25万以上。法国1999年共有1万宗少女怀孕案,堕胎的6700人次。2000年2月初,法国学校决定向有需要的女学生免费派发事后避孕丸,引起家长、社会的争议。

  三、在我国,由于封建传统观念的长期束缚,造成对性知识教育的障碍。大多数人对性问题处于无知状态,把性视为禁区,甚至把性与丑恶、下流相联系,谁要是谈到性,不管是什么内容都会遭到反对。事实上,每个青少年到了青春期,都会遇到性问题,这是不能回避的。 青春期教育是指青少年在这段时间内所受到的包括性知识、性心理健康、人生观等教育。青春期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坦然欣喜地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并懂得怎样做好青春期保健卫生,是教育部门和家长的共同责任。早在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在全国卫生科技规划会议上指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开展青春期教育,不仅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大事。如果这时缺乏有关的性知识或教育不当,就会导致身体健康或行为出问题。很多时候孩子不领情,这让大人们觉得委屈:孩子为什么不明白长辈的良苦用心?而孩子却说——爸爸、妈妈、老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其实“性”就是那么一会事,大人搞得神神秘秘,反而引起我们的好奇心。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人们特别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在我国,孩子一般都是从初中开始正式接受青春期教育,而且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杂志、书籍、网上能找到黄色图片和文字。事实上大人们根本无法遮住我们的眼睛。

  你不教育有人会教育,而且孩子会自找教育,找来的什么样你可就不知道了。有句话说“现在的小孩什么不懂啊”,其实他们懂的东西很多,但有不少片面的,因为那些知识都是靠好奇心“偷”来的,一不小心就偷出问题来了。据调查: 孩子们通常从什么地方了解性知识? a、书籍、电脑等(占60.2%) b、朋友(占34.8%) c、家长(占2.3%) d、教师(占2.7%)

  明明是可以在桌面上可以解决的问题,偏要把它永远藏起来干什么呢? 学生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既是接受正确教育而养成良好

  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又是最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精神品质被腐蚀和扭曲的时期,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所形成的道德素质,对其一生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科学的青春期教育,对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有着特殊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我们更应该以科学严肃的态度,教好“青春期教育”,及时地向青年学生传播青春期知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以负责的态度走好自己的青春路,健康、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1.首先,教师要抛开传统陈腐思想的影响,打破教学中的“性的禁区”。结合学生实际,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生殖系统和其他系统几个系统一样,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知识也是一类科学知识,不应该回避,解除学生的思想障碍,破除那种有关性知识的讲授和学习感到难堪,认为下流的愚昧思想观念。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某些内容的提出方式,要做到自然。如:进行青春期性教育专题讲座时,男女生可分开进行,女生讲座的重点放在月经期卫生上,男生讲座的重点则放在遗精现象和杜绝恶习上;另外,充分利用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如播放光盘,教学课件等教学方法手段,更直观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举办“青春期教育”专题板报或墙报,开设心理辅导教室,帮助学生解答青春期发育的各种疑难问题。

  3、针对影响青春期性心理产生的两方面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对自身和异性发生的身心变化产生疑惑和好奇心理,是正常的,自然的。心中有疑惑应与家长,教师交谈,通过正当的途径来探讨有关两性的知识,解决心理矛盾,求得心理平衡。另一方面,注意青春期性心理带有明显的社会特点,提出几个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小故事,如“一张纸条带来的苦恼”,“汽车上的性侵扰”等请学生思考、讨论,增强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心理承受力。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千世界,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都有,而且其中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于青少年学生本人来说要善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社会环境,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文娱活动,接受正确的信息,警惕并不良社会风气如“性解放”等的影响,自觉社会上各种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的潜在威胁。

  4.做好个别教育,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青春期发育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不可能也不允许全部地在大庭广众之下予以讲解,要善于主动发现学生的问题,正确引导,不压制。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不容忽视,教师要善于以各种方式来触动学生,教育学生要学会用理智来驾驭感情,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5.请家长配合做好一些工作。在平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请家长注意子女平时听看的书籍、报刊、歌曲等,经常与孩子交谈,形成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教师联系。注意把子女的独立意向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防止他们违法,甚至犯罪。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青少年“身”和“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青春期教育,要用科学的知识引导他们,走进他们的心里,积极疏导,开展适合青年学生身心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社会提倡的,什么是法律允许的,什么是良好的道德习惯,什么是违法犯罪的,使他们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的教育。同时,青春期教育要持之以恒,不忽冷忽热,不瞻前顾后,要不断探索青年学生青春期的系统教育,切实负起培养和教育青年学生的重任。

  [1]张景焕,李慎力.中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教育研究,1996,5.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开展青春期教育以来,青春期教育一直备受关注,但主要在中学阶段,而小学阶段很少涉及,小学阶段是人生这座大厦的地基,地基不牢何谓大厦,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青春期教育势在必行,不容忽视。

  一是生理的早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过多地食用高能营养的产品,特别是孩子们在长身体的时候,大量地补充营养。这些高能营养食品以及孩子们爱吃的肯德基、麦当劳等食品中,都含有促使儿童早熟的激素。据资料显示,当前女性青春期始于10岁-12岁,男性青春期要晚两年,一般在12岁-14岁。青春期的提前与当前营养的丰富是分不开的。二是心理的早熟。信息时代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便捷。电脑的使用让人们足不出门就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信息获得之迅速、方便,使一些人沉迷于网络(其中包括一些青少年)。网络上不乏对于性知识的传播,孩子们通过网络会轻松获得这方面的知识。此外,如今的影视作品都是以感情生活展开,打开电视比比皆是,歌曲更是如此,每一首歌都是关于爱情的,真正适合青少年的影视作品或歌曲少之又少。孩子们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自然而然的会使他们过早地接受本不是他们的年龄阶段所接受的东西,可以说网络、电视、杂志等传播媒介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引发了青少年心理早熟。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居高不下。2006年,占全部刑事案件立案的70%,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且年龄越来越小(14岁-18岁年龄段上升较快),青少年吸毒者占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的72%。此外2006年青少年自杀身亡者占死亡人数的26.04%。姑且不谈造成这些问题的社会、家庭等原因,我们都知道“内因起决定作用”,青少年犯罪、吸毒、自杀是与其自身的问题分不开的,严格的说是与自身的心理问题分不开的。青春期的青少年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有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易受同伴群体的影响,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并且怀有一颗好奇的心理,任何事情都想去尝试,正是存有这种心理,稍不慎就误入歧途,等到“再回首已百年身”。埃里克森的“八阶段”指出人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某种心理问题,都要对周围环境提出的特定社会要求做出反应。如果个人能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积极的反应。如果个人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出现“认同危机”,给以后的社会过程留下隐患。为了避免青少年犯错,就要在小学阶段给他们传授健康、正确的人际交往知识,从而当他们步入人生十字路口时,不会迷失方向。

  以往一讲到青春期的内容,很多人认为就是“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三个方面,其核心就是“性”。其实把青春期教育的内容归在“性”上,过于局限。青春期教育还应包括心理、社会交往、道德法纪等方面的知识。青春期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把青少培养成“四有”新人。生理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心理的变化,要在进行青春期生理知识教育的同时进行心理知识的教育,要教会孩子们正确对待男女之间的友谊,建立健康的男女关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到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远离、预防爱滋病、学会正确交友。此外,要懂得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不做违法犯罪的事。考虑小学阶段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如果内容过多,就难以掌握,如果过少,就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因此要适量,并且还要适度,其知识的内容不能超过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水平。

  由表1可知,64.2%的小学生对其青春期的知识有所了解,还有7.5%的学生不了解。

  由表2可知,22.4%的小学生认为青春期开始的年龄是11岁,13.4%的认为是12岁,10.4%的认为是14岁,9%的认为是13岁,7.5%的认为是10岁。可以看出学生们认为青春期开始的年龄主要在11、12岁。

  由表3可知,12岁中有喜欢的异性的学生占38.5%,13岁中有喜欢的异性的学生占23.1%,14岁中有喜欢的异性的学生占30.%。从这些数字可以反映出,学生们在11岁-14岁进入青春期,在这段时期生理结构开始有变化,随着生理结构的变化引起心理结构的变化,他们会对异性产生好感,想增加与异性接触的机会,在接触与了解的过程中会慢慢的喜欢上异性,结果导致早恋。可以说11岁-14岁的青少年正处于早恋的高危人群中。

  随着现代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普遍提前,大部分学生在五、六年级即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已进入了青春期(主要集中在10岁-12岁),在这个转型的时期,渴望与异性接触,希望了解异性,在这种青春懵懂时期,他们分不清友情与爱情,往往视友情为爱情,进入早恋。青少年的早熟引发了他们对性知识的好奇,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从不敢公开询问,而是私下里通过看黄色书刊、影碟、浏览黄色网站……偷偷地探索。这种通过不正确的方式得到的信息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它使青少年失去理智,做出荒谬的事,例如,少女怀孕、的早期化,这些问题的发生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也给他们的身体、心理造成极大的创伤。此外,青少年吸毒、犯罪等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基于这些,我们不能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所存在问题有任何的大意,青少年事关社会安危,减少青少年犯错的可能性,就必须在他们小学高年级时开始进入青春期时进行青春期教育,以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心理,打破神秘感,在成长的道路上给与他们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有一个快乐健康的青春期。

  在我国,从小学到中学,一直都有主、副科之分,“语数外”被公认为是主科,而像“生理、卫生课”、“劳动课”等被认为是副科。学生们将“主科”放在首位,而往往轻视“副科”,这种区别的对待不同的学科,结果导致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成畸形发展。学校也是如此,对待副科,无论是教学管理,还是师资队伍上都是是有明显差异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确实能够使学生们在文化课上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当学生们逐渐进入青春期时,像早恋、打架等问题屡屡发生,这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西方国家从小就注重对孩子的青春期教育,把青春期教育和文化知识的培养摆在同等的位置,孩子们懂得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远远落后于他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模式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改革旧的教育模式,开设关于青春期的课程,是顺应现代素质教育潮流的,不可逆转的,对我国教育的完善、发展会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在与时俱进的今天,青春期教育也要与时俱进。青春期教育不应只是一个知识性的教育,而应是一个建立高尚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青少年教育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青春期教育帮助孩子们了解自己,认清自己,把握自己,事事以德为先,是“以德治国”的一个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与青少念的精神面貌有很大关系,通过青春期教育,让他们了解科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健全人格,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有利于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我们更加确定在小学阶段开展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所在。当前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普遍提前,在10岁-12岁左右,也就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处于青春期开始的阶段,他们处在生理结构的变化阶段,同时也处于心理变化的阶段,生理的变化会引起心理的变化,早恋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这与青春期的这些变化存在直接联系。传统教育对青春期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们在这方面知识的匮乏,当面对有关青春期的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与现代素质教育是相悖的。青春期教育随着青少年生理,心理结构的变化而开设的,它对青少年健康的成长,顺利度过青春期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青春期教育对于青少年早期社会化影响深远。

  2、李朝霞.在小学开展性教育的一点思考[J].人口研究,2002(22).

  3、李力红,廖凤林,郑咏梅.关于小学青春期教育的思考[J].人口研究,1999(6).

  4、王献芝.论开展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J].河南教育学院报,2003(6).

  北京市京源学校从1996年建校以来就对青春期性教育非常重视,应用多种途径开展性教育工作,通过固定的心理课对初中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学校在参加“北京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修订与实施”课题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并编订了《初中生同伴性教育》校本教材。教材包括性生理与保健、社会性别、异往、亲子关系、婚姻家庭等内容,学习方式有学生主题报告、教师引申提高、情景剧表演、小组讨论等。

  本课题从初中学生发展特点和对性教育需求入手,调查了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对性教育课程开展内容以及实施方式的需求。

  1.分析学生性知识方面的需求,及学生目前了解状况与初中阶段性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学生需求包括:社会需求、学习背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或方法、学习困难和学习愿望。

  根据《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及以往青春期教育有关文献研究,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内容包括:性生理与性保健、性心理与性调控、性道德与性社会、性审美与性文化、性自护与性法制这五方面。

  本课题根据对学生参与性教育方式的需求进行调查后,拟定实施方式为:教师讲授,同伴讲授主题报告,角色扮演情景剧,热点话题讨论,教师推荐书目学生看书自学,观看性教育影片,专题讲座,专家咨询,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办墙报手抄报。

  1.确定学校课题实施纲要,确定初中生青春期教育以学生教育为主,家长沙龙活动为辅的方式。在学生教育方面,确定了四个主题:基本性生理知识、性心理及调控、性别平等、性保健,家长沙龙则从亲子关系及性敏感话题讨论两方面入手,促进家长对孩子青春期的关注和辅导。

  2.对学生进行访谈,包括青春期性生理的发育情况,对性生理知识的了解,对两性心理的认识,自我保护,性知识的来源,家庭性教育状况以及对青春期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需求。

  课程干预是《初中生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研究》的主体部分,分为六个版块:包括青春期心理课、生物渗透课、青春期讲座、主题班会、学生自主活动(书籍、手抄报)、亲子活动课程,详见表1(见下页)。

  1.多种干预方式相结合,相辅相成,达成合力。心理课侧重性心理及调控,两性平等的性别权利,自我保护,性价值观的引导;生物渗透课侧重讲解性生理知识;青春期讲座深入探讨男生、女生青春期变化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主题班会和亲子活动拉近了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各取所需继续学习,通过青春手抄报、心理剧排演等深化教育效果。

  2.视频赏析生动形象。在观看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体会青春期变化,发现自己的困惑是普遍现象时能降低心理负担;能形象地理解胎儿生命过程,对父母的感恩油然而生。

  3.每节课教师都会设计体验活动,加深学生的切身体验。如护蛋行动,学生通过分享一周保护鸡蛋的感受,体会做父母的艰辛和对子女的爱,起到了感恩父母和做出慎重决定的教育作用。

  4.利用学校班级和年级图书角,推荐摆放青春期教育方面的书籍,并征集《读后感》和《书目推荐》,促进学生自发学习。

  (1)学生提高了对于性生理知识、艾滋病、性观念、自我保护以及青春期教育重要程度的认识,尤其是在认为需要开设性教育的年级的选择上,干预后学生认为在初中以前就需要开设的人数比例提高,说明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学生对该内容的重视。

  (2)全部家长认为,开展青春期生理知识的介绍,异往等内容非常好,希望长期开展下去。

  (3)班主任认为,本课帮助学生科学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在男女生交往方面帮助学生相互融洽,促进了班级团结。

  教师在完成课题过程中,通过搜集和整理大量书籍、文献,对性健康有了全面了解,通过课题组组织的国内外专家讲座、主题研讨会、课题校间交流、说课比赛等活动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发现青春期健康教育新问题,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尝试解决问题,而不再是简单地解决学生青春期问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及能力显著提高。何虹录制的《呵护花季 绽放青春――识别、防范“性骚扰”》被收录到“全国大型教育与心理典籍系列”书系的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北京市健康教育获奖案例集》中[1]。

  为了更好地落实《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了解初中青春期教育的现状,探讨初中青春期教育的有效方法,2009年5月,笔者采用自编“初中生青春期教育调查问卷”在我校(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实验基地附属中学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初一、初二年级作了一次关于初中生青春期教育的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68份。其中初一90人,初二78人,总共168人。初一和初二共有男生99人,女生69人。问卷调查过后对部分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

  学生了解青春期性知识的途径,有44%到56%的学生选择由学校下发的资料,其次是来自父母、家庭的教育,第三个途径是学校开设的课程。第四个途径是来自影视和网络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学校、家庭、父母是我校学生获得青春期教育的主要渠道。由影视、网络途径获得青春期性知识初一是37%,略高于初二的21%,两个年级的男生都要高于女生。男生更多从网络、影视上获得青春期性知识。初中阶段的男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而模仿能力较强,更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这就更需要家长加强监控,避免低级、庸俗、黄色的网络信息对孩子的影响。

  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程度:初一、初二年级“非常了解”的平均达到6%,“一般了解”的初一48%,初二 60%,“不了解”的初一10%,初二14%,两个年级男生对青春期知识“不了解”的人数都高于女生。由此可见,我校初中年级有一半学生对青春期性知识处于“一般了解”的程度。

  学生最想了解的青春期知识:两个年级排在前三位的是青春期心理变化、青春期生理变化、异往。而对怀孕与避孕的知识、性传播疾病的知识学生的知晓率不高。首要原因与学生的年龄有关,这些学生处于13~15岁之间,年龄小,对这些知识还不太了解。另外,学校还没有在初中年级进行系统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大部分学生对生殖及性健康知识充满神秘感和好奇心。

  从表中可以看出初中学生最想了解的知识是青春期心理变化及如何排解青春期的心理障碍,这就充分体现出青春发育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以性发育为标志的生理已经基本成熟,另一方面以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的内心冲突为标志的心理尚未成熟。即青春期生理发育越来越提前,心理成熟越来越滞后。这一矛盾、冲突给青春期的孩子带来更多的危机和困惑,所以他们迫切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初中的心理老师,更需要将心理辅导课与青春期性教育进行有效整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安度青春期。

  希望学校开展青春期性知识方面教育的有29%到38%,持无所谓态度的有52%到61%,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9%)是不希望的。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开展青春期教育的态度是积极的。另外有一部分学生往往由于“羞于启齿”和回避心理而持“无所谓”的态度,并非不想获取青春期知识。

  有49%到61%的学生选择“面对青春期基本上可以应对,还需要得到一些帮助”,只有9%到12%的学生选择“还没有做好准备,可能会不知所措”,而且男生要高于女生。看来初中女生从生理发育到心理发展都比男孩子更加成熟,能从更多渠道获得青春期知识,能更加从容、主动地应对青春期。

  与异性同学交往,学生回答“没有感觉”的初一占60%,初二占73%,男女生差异不大。其次是“有些紧张”“不好意思”“异常兴奋”。在传统观念中“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男女同学交往应该有些紧张、局促、害羞、不好意思的感觉,而我校学生有一半多选择“没有感觉”。通过与个别学生和班主任的访谈发现有以下几个原因:

  (1)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异性同学之间的神秘、羞涩、紧张、拘束越来越少。经常可以在初中的班级里看到男女生追追打打、推推搡搡的现象。

  (2)初中的女孩子比男孩子早一两年进入青春期,相比而言女孩子更加成熟、自信、活泼、大方,阴盛阳衰现象明显,在一个班里成绩优秀、各方面都比较出色的往往都是女孩子。在女孩子心目中有品味、有魅力的阳光帅气男孩最有吸引力,而这样的男孩子在她们周围似乎找不到,于是这些女生对周围的男生往往不屑一顾,她们也更喜欢与同档次的女同学交往。另外,我校初一年级的一部分小男孩刚开始进入青春期,他们还懵懵懂懂,不知道怎样与异性同学交往或者是害怕与异性同学交往。他们往往更热衷于玩网络游戏,更喜欢与同龄男孩子交往。还有些男生认为周围的女生“太强势”“太野蛮”,性格不太讨人喜欢,有些男孩“以貌取人”,感觉周围的女生“不漂亮”“不可爱”。于是乎就对女生退避三舍。这就造成了男女生彼此隔膜、彼此疏离的现象。

  (3)在进一步的访谈中有些学生说:“同班同学在一起时间长了,男女同学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很自然,很平静,也就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了。”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说:“男女同学相处不可能完全像同性同学那样自然、平静。只是在填写调查问卷时心中有顾虑,担心别人看到自己选择“兴奋”“紧张”“不好意思”会说自己心理变态,所以只好选择“没有感觉。”

  (4)目前家长和老师对中学生早恋比较敏感,一旦发现早恋的倾向便如临大敌。基于这种压力,初中生一般都会选择与异性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将对异性同学的“好感”“喜欢”“爱慕”压抑下去,避免陷入“早恋”的漩涡之中。

  与异性同学交往大部分学生选择班级集体活动和课外小团体交往的方式,课外同学朋友的聚会、生日聚餐等小团体交往方式最受欢迎。“不想与异往”的占10%到13%。

  在与异往的问题上,有32%到49%的学生选择“不需要”“不希望父母或老师干扰”,这大概与初中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增强有关。有些学生担心父母或老师知道后会带来更多的麻烦,所以一般不会让大人知道。有15%到26%的学生选择“主动寻求他们帮助”。其实异往问题是困扰初中学生的一个大问题,学生也希望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宽容对待和耐心引导,帮助他们解决疑惑,可现实情况是父母和老师一发现早恋的苗头,就如临大敌,横加指责,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因此学生只好采取回避的态度。

  有49%到62%的学生选择“反对”中学生谈恋爱,我校学生整体上还比较单纯、幼稚,真正开始谈恋爱的很少,个别学生对某个异性同学会有“好感”“喜欢”“爱慕”等懵懵懂懂的情感,私下里会有发手机短信、QQ聊天、长时间打电话、写情书等行为。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年龄还小,还不懂爱情,学生时代要以学业为重,目前还不会考虑恋爱问题。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校有72%到79%的学生认为“性”“很正常”,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认为是“不健康”、“很丑恶”。说明初中生对“性”这个问题大部分都能正确看待,不认为性是羞耻、丑恶的。

  1.青春期教育要遵循适宜、适时、适度的原则。适宜,即对不同年龄、不同状况的学生进行性教育的内容应该有所区别。适时,即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教育。适度,即性教育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

  从生物学角度看,青春期是人生发展中身体和性器官生长和分化的第二个高潮,是人的身体迅猛发育期。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少年学生在这个阶段,由于他们生理上的急剧发育,伴随而来的是心理的复杂多变,使他们内心处在暂时的矛盾之中。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青春期教育和指导,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

  青春期的性教育是青春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63年,总理在全国卫生科技规划会议上就指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保护自己的健康,促进正常的发育”。国家教委也明文规定:“开展青春期教育,不仅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大事。在国外一些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国家,性教育早就开始在中小学中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起来,并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可是,我国性教育至今未被广大的社会、学校、家长所理解和重视。特别是学校上《生理卫生》课,每当老师讲解“生殖与发育”和“青春期卫生知识”的时候,几乎都是一语带过,不细细加以讲解。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外国的文化思想也随之流入我国。这样,性教育的问题更迫切地摆到了我们教师的面前。随着近年来令人头痛的学生早恋现象增多等实际问题的出现,仅仅以《生理卫生》教科书中的有关教材进行教育,其内容太少,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应该把青春期教育列为生物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教育时间、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积极地推动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

  在中学进行青春期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适时”、“适度”、“实效”。

  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时间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特点,适时地进行,现在的中学生成熟得早,男女交往异常活跃。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们,生理上迅速发育,向成人过渡,生殖系统变化最为明显,出现了男性与女性的性特征,心理也同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喜欢独立行事,喜欢交友往来,性意识开始萌发,对异性产生好奇、兴趣。但心理发育还不太成熟,处在半幼稚状态,情感上敏感不稳定,存在着不协调,不平衡的状况。虽然憧憬着新的生命历程,可内心世界与来自社会的外部环境常常发生矛盾冲突,面临着人生课题的许许多多疑问和困惑。有些男女同学公然在校园内,忽视老师学生的存在,手拉着手自由出入。所以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青少年“身”和“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通过青春期的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强的高尚情操。

  针对影响青春期性心理产生的两方面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自身和异性发生的身心变化产生疑惑和好奇心里,是正常的,自然的。心中有疑惑应与家长,教师交谈,通过正当的途径来探讨有关两性的知识,解决心里矛盾,求得心里平衡。另一方面,注意青春期性心理带有明显的社会特点,提出几个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小故事,如“一张纸条带来的苦恼”,“汽车上的扰”等请学生思考、讨论、增强学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心里承受力。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大千世界,好人坏人,好事坏事都有,而且相互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于青少年学生本人来说要善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社会环境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接受正确的信息,警提并不良社会风气如“性解放”等的影响,自觉社会上各种不健康书籍,音像制品的潜在威胁。

  近些年来,一些不法之徒为了大发横财,出版了许多有害的色情刊物。加之我们的出版物又不分对象,没有儿童与成人之别,结果色情文化泛滥成灾,给青少年带来很大的伤害。而性教育的阵地仍然是一片荒芜,性科学教育至今姗姗来迟,有人甚至糊涂地认为色情文化也是性教育。性的教育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选材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性,教育内容要适度,即要有针对性,又要有严格的科学性,防止庸俗化。中学进行青春期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科学地了解生殖器官的解剖,生理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变化;懂得一些有关的卫生知识,使身心健康成长,能正确对待异性,树立性的道德观念。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 人的由来,第三节 青春期。主要内容是,通过生动的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归纳青春期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变化,重点在于对孩子青春期情感教育。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反思本节教学。

  教学目标明确:1.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2.通过讨论和交流,学会资料分析,小组合作,进而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3.通过书写青春期宣言,升华孩子对青春期珍惜和积极向上的情感。很好地达成三维目标。

  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切合课程标准: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发生的主要变化,青春期卫生保健和心理健康。掌握这几方面对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很有帮助。

  以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小小少年》导入,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有的学生还跟着哼唱,效果蛮不错。歌词中有写到:“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很自然的发问,小小少年为什么烦恼增多了呢?学生定身有体会,联想到自己各方面的变化。本课之前,可以做些调查,例如安排学生在课前测量一下身高和体重,或在全年段做一次问卷调查,以便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身体、生理和心理情况以及他们所产生的疑问。

  以导学模式为主。课前小测,导入,资料分析,小组合作,代表发言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升华情感,让学生写青春期宣言。反馈练习。主要是对各个环节时间的恰当把握,以及教师对课堂互动程度,参与程度的引导和激发。

  (一)小测前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小测题目结合考试热点,并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以考条的形式效果很好,重点突出,方便简洁。只是花费在学生复习的时间上可能有点多,而讲评的时候,请学生上来黑板作答,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这时可以以奖励加分的策略激励学生,或者是小组加分策略,唤醒小组合作的成就感,同时增进生生互动。下次这方面可以改进。如果时间有限,可以利用课下批改,重点辅导落后生,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二)欣赏歌曲《小小少年》。以学生熟悉的歌曲带动全班气氛是亮点。小小少年为何烦恼增多了?他处于人生的什么时期?引起学生对于自身身体变化的兴趣。过渡到学生发掘自身进入到青春期的变化,比较自然。

  反思:这里可以增加一个自由发言的环节。因为学生对自身的变化应该都很有感觉,要鼓励他们大胆说出来。这样也可以更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的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有学生充分参与,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是成功课堂的关键。

  (2)青春期,_________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黄金时期。

  (4)思考:如果你是一位男同学,发现有女同学因为来月经而影响体育锻炼和劳动时,你会怎样做?

  以上学生自主探究的部分,重点和中考考试热点的相关内容都有用实心三角号标出。

  自主探究的第一点:(4)思考:如果你是一位男同学,发现有女同学因为来月经而影响体育锻炼和劳动时,你会怎样做?可以很好教育学生间互相帮助,培养良好的同学情谊。这点必不可少,小习惯和美好的人品养成都要渗透在这种小点滴中,潜移默化。

  自主探究的第二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这点可以不必在这个环节让学生讨论,应该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再感悟和发言。先讲美好的正能量和健康的种子播种于学生心中,期望让不好的苗子无处可长,学生是多样的,这方面很多学生肯定有疑问,但不一定会在课堂上提出来,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调节,并含蓄的引导学生课后交流,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这个环节下次可以改进。

  本环节我设计的重点在于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在青春期期间除了注意成长卫生保健,心理保健外,还要把握这个黄金年华,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并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鼓舞学生多学点本领。在人生的前期阶段,积累的经验和学识越多,今后的选择面就越广,如果不认真学习,以后可能就会错过你动心的人、事、物。

  释疑方面,重点讲解了青春期身体变化,让学生熟悉课本的表格,青春期卫生保健,如男生遗精要注意卫生,男生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嗓子。女生月经期间要注意保暖和卫生等。本来有安排让学生观看两个教学视频――青春期身体变化和卫生保健、青春期心理变化。但因为时间有限,没有能完成,如果能让学生看看,应该很受用,学生也会很喜欢,所以下节课有时间一定要放给学生看,不仅是巩固知识,还能了解利于生活健康的一些常识。如此,便反思此前提到的小测,可以缩短用时,延伸课外。

  在讲解课本曲线图的时候,能很好引导学生发现男女生身高生长速度曲线和卵巢的发育趋势的联系。大概提问了3位学生,才能回答完整。说明这个地方可以在课件上做更多的标注,如两幅曲线图变化的异同,横纵坐标相关数据圈出,便于启发学生思考。

  课末还有一个亮点,让那个学生写《青春期宣言》,让学生真的做到学有所思,总结本节所学到的知识,领悟心灵的成长,有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心态,学生大都也写的很认真。看到孩子们真的学有所获,我十分欣慰。

  总之,本节课总体效果较佳,学生学习兴致高,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浓烈。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以学生为主体,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教师结合本班实际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情感教育。如果有些环节教师讲授的更少一些,让学生能自由发言或提问,抒发自身体会、烦恼或困惑,教师再予以释疑;课外延伸很有必要,可以给学生列举一些学习的参考书或者网站,比如学校图书馆就有类似的书籍,比如青春期变化和卫生保健等。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成长期,在这个阶段,学生们的生理上得到一定成长,其心理也有所成长,但心理上成长的速度却不及生理上的成长,这时,跟不上生理发展速度的心理上就会对生理上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困惑,这些困惑他们非懂非不懂,这就会让初中生们陷入更大的迷茫,他们想要了解清楚,可又找不到信息资源,且又碍于颜面羞于开口咨询,一旦不当,很容易导致初中生们走上青春性歧途。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上,有些年长的教师坚持他们惯有的封建思想,因而觉得这些知识不应直面于课堂上去教授,因此忽略了初中生们在青春性知识上的解疑。再有一些年轻的教师,虽然比部分年长教师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碍于年轻,也不大好意思对一群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初中生们讲授这些青春性话题,而且,有些胆汁质的初中生们在该话题上比较感兴趣,在教师讲授时会不断提出话题之外的问题,这也让年轻的教师在讲授中倍感尴尬。这些等等现象最终就导致了生物教学上对青春性知识传授的忽视。因此,教师要先正确对待青春性知识的教学,尊重初中生物课本的编排,将青春性知识通过初中的生物课进行讲解给学生,以避免学生对青春性概念上理解的偏差,应让学生们真正了解青春性知识,有一个正确的青春性观念,做到不回避,也不刻意。

  当学生们进入初中后,身体在成长过程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发育,该发育不仅仅是身高的增长,比如女生在这时就会有经期的现象,男生的遗精也是一种青春成长的标志。每个人在第一次遇到情况时,如果生理知识的了解不够充足,则会出现不正确的处理。比如,女生在经期间吃过多辛辣食品,或进行大量的剧烈运动,这些很容易致使女生经期间的痛经现象。当男生在性生理知识缺乏的基础上出现第一次遗精时,则会误认为是种病象。初中生们如果缺乏了这些性生理上的知识,那么不恰当的处理方式不仅不利于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成长,所以说,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加强好青春性知识的教学。在苏教版初中二年级的生物课本中,其第八单元讲授的就是“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的知识。在该课中,教师在讲授时可借助教学上的生物画卷,将其展现在黑板上,让大家一起来认识人类的各大器官,和青春期发育的器官的变化,这样一起教学的方式也避免了学生们在私下窃窃私语的现象,让大家丢开羞涩,一起学习青春成长上的知识。

  初中生们的成长开始卸去了小学生们的稚气可爱,当他们还是小学生时,那时,他们放学还是男女生手拉手的,现如今,再看这群初中生们,又会出现哪个男生的手随便牵了哪个女生的手,一个稍稍不经意的共鸣,则会引起整个班级的轰动,面对如此敏感的话题,男生走在活跃前沿,女生则低调的守着自己的小秘密。在其身体的发育上,有一部分学生也会因发育过早而产生焦虑,他们羞于自己不同于其他同学的成长进度,而刻意掩饰,这在心理上也很容易导致扭曲。也是在这样的初中阶段,我们不乏总会听到某某喜欢某某的传言。教师面对这些问题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上去处理,其最终的根本,还是不能脱离生物课的教学。让学生们通过生物课不仅明白生殖、发育与遗传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成长,也在此观念上减少学生们的好奇心。

  初中学生大多数处于12~14岁左右的青春发育初期,身体心理发育刚刚开始,对于人体的变化,既好奇又无可奈何;渴望知道,但又无法直接向家长咨询。因此,笔者思考、设计这样的课堂告知学生,人的青春期发育是人类生命延续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在人的生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

  ①认识到青春期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既不紧张也不漠视,渡过青春期安博体育。②了解到青春期身体和心理会出现的比较明显的变化,比如喉结、声音、逆反心理等。③学会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满足青春期身体发育,维持青春期心理健康。

  使学生做到正确地对待青春期,学会如何正确处理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处理方法,保障身心的良好发育。

  【教学方法】探究式、启发式以及学生自主自学的教学方法,并全程灌注学-教-练创新新课堂教学模式。

  ②引入问题:老师是如何从年幼可爱的阶段长大成人的?现在的老师和幼年时对比是什么样子?(学生通过图片了解到老师可爱有趣的一面,拉近师生情感。请学生观察相片中人物特征,交流讨论。)

  涉及到老师本人的生活内容学生平时很难接触了解到,因此探讨此类内容将极大地引起学生兴趣。

  ①教师出示自学问题:人的身体发育分成哪些阶段呢?青春期我们会出现哪些明显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呢?

  ②要求学生寂静无声地带着自学问题去了自学。(教师加强课堂调控、指导,了解学生自学效果、及时解决学生疑问。)

  ③学生自学反馈。对照自学问题,请学生简要谈一谈自己的自学理解,提一提自己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和不解。

  ③引入问题:人的生长发育分成几个时期?大多数人的生长发育时期时间是否一样?生长发育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请学生观察展示的老师本人不同学习时期的相片,进行对比,找出有明显变化的地方。请1~2个学生上台说说所看到的变化。教师指引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出人发育的各个时期以及各时期明显特点。)

  通过图片展示,能深切体会成长的过程,明显感受成长的变化,进而自己归纳总结出相应结论,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和口头表达能力。

  ②引入问题:为什么青春期身体发生急剧变化?青春期身体有哪些明显特点?青春期男、女性发育上有什么不同?引起这些区别的原因是什么?(请学生观察对比老师青春期前后的变化,同时回忆自己青春期时的变化。思考青春期男女发育的区别。与老师共同分析产生区别的原因,理解男女间的区别。)

  通过图片对比可以比较清晰直观地了解青春期前后的变化,以及男女的区别。通过与老师共同分析,增进与他人共同分析、交流、探讨的能力。

  ④引入问题:进入青春期你和父母的关系有没有觉得和以前不大一样?和以前对比,还和以前一样听从父母的话吗?在与异往有没有和以前感觉不一样了?是否比较注重他人对自己着装打扮的看法了?

  ⑤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请学生注意观察视频中和事例中青春期心理的变化。说说自己和以前对比,心理上有什么样的改变,特别是对父母看法的改变。和老师共同归纳总结青春期心理的变化。)

  通过视频和事例更加清晰地感知到青春期心理的变化。学生说说自己的心理变化,将进一步贴近他们的内心世界,引起学生间的共鸣,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胆量,增强表达能力。

  ①展示一封或几封学生有关青春期的日记,表述青春期遇到的“尴尬事”、“特殊事”,以及内心的烦恼。

  ②引入问题:青春期男女将出现什么样的“特殊事”?(月经和遗精)遇到这些事是否应该告诉父母?青春期如何和父母保持好良好关系?怎样和异性进行正常交往?

  ③学生拿出纸笔,自己编写“青春期那些事”便笺,把自己认为必要的青春期内容和处理方法写入其中。

  ④教师抽取典型事例,做必要讲解,分享经验,引起学生共鸣,师生讨论共同探寻问题最佳处理方法。(请学生观察日记中展示的“尴尬事”,对比一下自己的“尴尬事”,想想自己的烦恼是否也是这样。认真地编写“青春期那些事”便笺,把自己认为需要的、认为应该的、认为不会处理的内容编写进去,把一些简单好用的处理方法也编写进去。)

  通过青春期的日记,揭示青春期出现的那些“尴尬事”,让它们比较不尴尬,同时也能较好地贴切学生内心,更容易引起共鸣。通过合理的设问,学生会有比较多的思考空间,有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编写“青春期那些事”便笺既是对青春期问题的正视,也是进一步的自我提高和教育。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变化特点;了解青春期生长发育迅速,要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了解青春期最大心理变化是自我意识的增强。

  2、调查对象:从华理大附属中学、市四中学、田林二中三所学校中选取预备年级~高三年级学生家长共计600人。

  3、调查对象分配方案:随机抽取华理大附属中学初中190人,高中110人;田林二中初中190人;市四中学高中110人。在全体被试中,有父亲220人,母亲280人,其他长辈100人。

  4、调查问卷:自行设计的“家庭青春期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设计的:

  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掌握的青春期知识和教育方法捉襟见肘,对孩子面临的青春期困惑时,缺乏必要的指导能力。

  1、家长的传统观念和陈旧的知识体系已经不能再适应现代孩子的发展要求。被调查者中,有一半以上的家长还传统地认为孩子的青春期要到13岁以后才会到来,有近1/5的家长坦然承认自己不知道该怎样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表明,目前孩子的青春期到来时间有提前的趋势,而家长的这种认识误区势必会使他们错过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的最佳时期。当被问及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的最佳时期时,家长在回答时的随机性造成了近乎平均分布的情况,充分说明了家长对青春期教育知识的缺乏,而这种状况很可能造成家长忽视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的局面。

  2、家长平时与孩子沟通少,疏于对青春期知识的学习,疏于对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甚至存在比较大的认识误区。在一项对50名有着高等学历人员的调查中,居然有42%的人认为“性”纯粹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42%的人认为只要两厢情愿,就可以发生性关系。62%的人没有接受过正规渠道的性教育,尚有12%的人对性知识一无所知。这表明我们的大部分已经成为父母,或者将要成为父母的成年人,性知识是相当贫乏的,对性的认识也存在严重的误区。

  3、家长在青春期教育问题上对孩子封闭,使得孩子丧失了从父母那里获得应有的青春期知识的重要渠道,导致青春期孩子性知识缺乏。据悉,孩子从家长那里获得的“性”知识尚不足5%。这说明,大部分家庭在处理“性”这个问题上对孩子是封闭的,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明白这方面的事情,用不着教育。即使有的家长决定与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沟通,怎么启齿,讲到什么程度,也全无把握。

  4、与国外的同龄孩子相比,我国孩子青春期知识比较单薄。根据1998年调查,80~90%的青少年缺乏基本的性知识安博体育,46.2%的人不知道女孩来月经和男孩遗精就意味着具有了生育能力。美国青少年30%的性知识来自于父母和家庭,这已经形成了美国性教育的传统。荷兰儿童从进小学开始就接受性教育,他们不仅向教师学习与性有关的各种知识,甚至还自己做研究、写报告呢。

  1、家长对待青春期性教育的暧昧态度使得青春期的孩子更加困惑。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对“性”方面问题避而不谈,对孩子的性教育也是讳莫如深。因此,当青春期孩子面临性生理发育提前和性心理发展相对落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时,我们传统的知识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青春期就变成了孩子们的多事之秋。

  2、家长不能正确定位自己在青春期教育中的作用。本次调查对象中大约2/3的家长认为自己在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的过程中只起到辅助的作用,反应出这部分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教育采用了回避态度或者是不知所措。他们认为向孩子提供青春期教育的最佳人选依次是老师、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父母、医生和孩子的同伴。一旦孩子出现青春期的情感困惑,家长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一味地将教育的责任向学校和社会推,而忘了自己也是一个教育者。

  3、绝大多数的家长愿意配合学校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在被调查者中,有绝大多数的家长支持学校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也愿意接受有关的教育来提高自身对孩子的教育能力,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家长持反对态度,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学校开展的青春期教育是教孩子学坏。

  1、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更加关心的还是孩子的品德修养、身体健康以及如何做人,很少触及到青春期教育的线%的家长很少或者从不与孩子谈论关于性、生殖健康等方面的敏感线%的孩子从不向家长询问这方面的问题。这一方面表现为孩子羞于向自己的父母谈及这方面的问题,即使出现青春期的困惑也常常向长辈隐瞒;另一方面家长不好意思向孩子直接询问,反应出在教育青春期孩子的方法方面还比较单一。

  2、当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时,经常会受到家长的误解和不正确对待,致使代沟加深,有的还演变成家庭冲突,这也反映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候方法单一。

  4、本次调查中发现,很多家长尚不知道在什么阶段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效果最好。关于这个问题国内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在青春期到来之前,也有的认为在青春期刚刚到来之时,但是基本上都不赞成等到孩子遇到青春期困惑之后再进行青春期教育。

  家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地方,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变化错综复杂,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阶段,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有效地开展青春期家庭教育,有利于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有着强烈的要求独立的愿望,试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反对父母的各种干涉、指导和控制。并随着独立性的发展,开始产生成人感,渴望被成人平等而尊重的对待。现实生活中,在父母的心目中,一般习惯于把自己的孩子看得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还要小些,还需要保护。同时,由于现在的初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视若珍宝,在父母长辈眼里是永远的孩子。并且,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极为重视。因此,很多家庭出现过度溺爱和保护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过多的干涉和控制青春期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导致孩子产生种种不满情绪,逆反心理严重,与父母关系紧张。

  虽然我国的家庭教育思想有着长远的历史和发展。但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仍然存在着诸如“棍棒教育”“父母专制”等通过唠叨、埋怨、指责、或者打骂来达到教育目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会不知不觉受到从父辈、祖辈那里所接受的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影响。会依照自身原生家庭的教育管理方式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和管理,从而忽略了孩子个体本身的特殊性和时代的发展性。

  父母不在位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父母外出打工之后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缺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缺失,从而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第二种是离异家庭。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三种则是父母在家庭中并没有处在父母状态。比如说,有一位初三的家长,因为和女儿在生活事件中的几句口角,一连几个月和孩子之间彼此不理不睬,直到孩子中考前的最后一次关于志愿的家长会前一个小时,母亲还在犹豫要不要去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她觉得如果自己主动去了,在女儿面前就输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对母女的关系就类似于两个孩子。这种情况就属于父母不在父母状态。父母缺位或不在位,就容易出现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一种抚养教育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隔代教育存在着较多弊端。

  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曾经说过“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我国近代朱庆澜将军在他的《家庭教育》一书中曾经提出过家庭教育的原则,其中一个就是父母要给孩子“做个样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言传身教随时可见,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这种影响虽然是零散的,但却是大量的和随时随地的,并且是不断持续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和熏陶而发挥作用的潜在教育因素。家庭氛围融洽的孩子在家里感到有安全感,情绪稳定,生活乐观,能很好地适应青春期的各种变化。反之则容易紧张和焦虑、容易发生情绪问题。青春期孩子的情绪本身不稳定,容易波动。因此,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极为重要。

  青春期存在着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一方面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主和独立。另一方面,青少年从心灵深处并不能完全摆脱对父母及其他成人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和程度与小学阶段相比有所改变,更为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们更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生活经验、情感支持和心灵沟通。与学龄前和小学阶段相比,家长“养育者”和“玩伴”的角色逐渐淡化,而“心灵陪伴者”和“方向引领者”的角色需要则逐渐凸显。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在趋向,强调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作为方向引导者来肯定他们的做法,指出他们的不足,促进他们的思考。青春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父母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而不是生硬的说教。

  青春期的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着闭锁性和开放性的矛盾。他们一方面不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让父母看到自己的“秘密”安博体育,另一方面却又感到孤独,希望被人理解。作为父母,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强和孩子之间沟通,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好的关系胜过一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亲子关系是人生社会关系的起点,中学生通过与父母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获得成功愉悦的体验,将会对其面对其他社会关系建立信心以及积极的影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父母通过倾听、理解、接纳、鼓励、尊重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当孩子感觉被父母所理解,自然就会向父母敞开心扉。父母的指导、建议和帮助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结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接触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起点。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提升父母自身的素质,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保证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1]杜丁,孔悦.家长与子女为何频发“战争”[J].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6(06):2.